《寂静的春天》|放下“控制自然”的执念,学会与专心地球上其它的生命和谐共处。
世界公认的自然文学三部曲之一
核心书摘:
《寂静的春天》是最经典的自然文学,书中指出,如果人类不计后果地使用农药试图控制自然,必然会换来自然的惩罚。作者卡森用《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之后,各种环保组织纷纷成立,各国政府也开始严肃对待环保的问题,1972年6月12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并且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克林顿时期的副总统阿尔·戈尔曾感叹说,如果卡森没有写出《寂静的春天》,如果没有这本书,“环保运动”这个词可能至今都是个虚词,而妇孺皆知的环保运动也会被延误很长时间。如今,《寂静的春天》已经与《瓦尔登湖》《沙乡年鉴》这两本书并列,成为公认的自然文学三部曲。。
关于作者:
蕾切尔·卡森,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著有《在海风下》、《海的边缘》、《环绕我们的海洋》等多部科学人文作品。
学什么:
1、农药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2、如何治理环境
一、小小一颗农药,居然引起了生态系统的崩溃
《寂静的春天》以一个寓言故事开头。
这个寓言讲述的是美国的一个美丽的小镇,森林茂密,草木繁盛,一年四季景色都很有生机,即使是冬天,也有不少鸟,在雪层上露出的浆果和干草穗头上啄食。当迁徙的候鸟在春天蜂拥而至的时候,人们都会长途跋涉来这里观鸟。小镇的野外一直这样迷人,直到许多年前的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建房、挖井、筑仓,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从那时起,一些不祥的征兆降临了:一种神秘的疾病攻击了成群的鸡鸭,牛和羊也一只只倒下,就连人也在不觉中染上了疾病,一些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几个小时内就去世了。农夫极尽全力地述说着他们家人的症状,但城里的医生依然束手无策。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片区域,很多鸟儿不见了,一些地方仅能看见的几只鸟也气息奄奄,战栗得很厉害;母鸡在窝里孵蛋,却没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农夫抱怨他们再也养不了猪了,刚出生的猪仔很小,而且没多长时间就死了;果树虽然开花了,却没有一只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苹果花得不到蜜蜂的授粉,连一个果实都结不出来。这是一个寂静的春天!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寂静的悲剧呢?答案就是化学农药。
在20世纪上半叶,农药就像是人类的救世主,能帮助人类对抗害虫。但作者卡森指出,自然界的昆虫有50多万种,在农业的原始时期,这些昆虫对人类并不构成威胁,反而促使各个物种与环境之间达到了平衡。但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在大面积土地上种植同一种作物,这样一来,适应人们种植的那种单一作物的昆虫就迅速繁殖,逐渐失控,就成了人们眼中的“害虫”。换句话说,是人类自己的发展,让这些昆虫变成了人类的敌人。
不过当时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把昆虫视为天生的害虫,想方设法地研究除虫剂。1939年,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发现滴滴涕能消灭昆虫,而且稳定性高,药效持久,更重要的是,滴滴涕的价格还特别便宜,于是,滴滴涕作为第一代杀虫剂很快就被推广,并大规模地使用在农业中。
当时的美国,几乎每块田地上方都盘旋着直升机,不停地往庄稼里喷洒各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从1947年到1960年,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美国的合成杀虫剂生产量,就增加了至少五倍。
但这么做了没几年,问题就出现了。人们发现,害虫很快就对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即使撒再多的药粉也无济于事了。于是,科学家只好制造毒性更强的农药,但昆虫的进化实在是太快了,用不了一两年,新的抗药性又产生了,害虫们又卷土重来,甚至比原来的数量更多、破坏性更大。
当然,如果只是抗药性的问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坏的情况也就是人类再回到农药发明以前的日子,继续被害虫“打扰”罢了。但作者卡森在书中指出,真正严重的问题是,这么多农药被撒在大自然中,总不会无缘无故消失吧?毕竟很多化合物的降解时间都特别长,很多杀虫剂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完全被分解掉,那些还没被降解的农药都去哪了呢?
答案就是土壤和水源里。农药会被雨水冲刷进各种河流、水库、耕地、草原、森林中,并且在大自然中不断流转,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不能幸免。
1960年,美国渔业及野生生物管理局想知道杀虫剂会对自然造成多大范围的影响,于是他们从西部森林地区的水域里,取回一些鱼,当时那个地区为了控制云杉树毛虫,大面积地喷洒了滴滴涕,结果调查人员发现,从那片区域里取回的鱼体内也含有滴滴涕,更可怕的是,在距离那片区域30英里外的一个地方,虽然没有喷洒过滴滴涕,但那里的鱼体内也含有滴滴涕。
当然,农药不只会对鱼产生影响,它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在生物体内富集,在书中,作者卡森用食物链金字塔的原理,来给我们解释农药在生物体内富集的过程。杀虫剂首先会让害虫生病或者死亡,这些虫子的尸体,被鸟类或者其他小动物吃掉,农药就从昆虫体内进入到动物体内,而且浓度上升了几十倍。鸟再把毒素传递给熊、老鹰等更高级的捕食者,于是整个生物圈都沦陷了。
二、饮鸩止渴,人类也难逃惩罚
我们都知道,生物体内积累的农药浓度,会一级级增加的。最开始,人们往庄稼上喷洒杀虫剂可能只是为了杀死害虫,但是家禽和牲畜吃了这些带有农药残留的农作物之后,农药就会在它们体内聚集,而且越聚越多。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吃进去这些鸡鸭鱼肉之后,体内积累的农药水平就更高了。当人体内的农药聚集到一定水平,就会引发很多严重的后果。
半个世纪前,美国正是滥用农药的高峰,美国统计局发现,短短50年时间里,美国人的癌症患病率增长了近4倍。美国癌症协会预测,如果继续放任农药滥用,用不了几年,每三个美国家庭中,就会有两人遭受恶性肿瘤的打击。
更令人痛心的是,农药对孩子的影响比成人要大得多。美国癌症研究所指出,越是年幼的孩子,如果遭受致癌因素袭击,就越容易患上癌症。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接触到致癌因素,这些致癌因素会通过母亲的血液进入胎盘,然后作用于迅速发育的胎儿组织。
现实证明了这些专家的预测。20世纪初的时候,孩子患上癌症在医学上还是非常罕见的事,普通人更是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普及杀虫剂后,有超过十分之一的未成年人的死亡是由癌症引起的。
化学污染带来的另一个可怕后果是:导致不孕不育。
科学家调查发现,农药开始滥用的20年后,全世界范围的男性精子数量降低了一半,精子的活动能力也大大减退。这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威胁,如果长期如此,人类轻则面临不孕不育的苦恼,重则要承担绝种的风险。
农药引起的化学污染第第三种危险是导致基因变异。
生命的延续依赖染色体中含有的遗传物质也就是基因,在正常环境下,基因的传递是非常严谨和精确的,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才会发生基因突变。
我们都知道,放射性环境会引起基因突变,其实,化学污染同样会引起基因的变异。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把蚊子暴露在滴滴涕的环境中,蚊子只需要繁衍几代,就生出了雌雄同体的怪物。昆虫的寿命比人类短得多,相应的进化进程也就更快,得以让我们能亲眼看到这种恐怖的变化和后果。如果人类还执迷不悟,那经过几轮进化之后,最终变成怪物的,可能就是人类自己了。
三、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通过前面的分享,我们已经知道,如果一味靠农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那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作者卡森在书中提出了她的建议,那就是生物防治。
书中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上个世纪初期,美国从日本进口花卉时,意外带进来了一些甲虫。美国的气温和降水量很适合这些小虫子生存,再加上它们在美国没有天敌,所以这种日本甲虫很快就在北美大陆上泛滥成灾,给当地的种植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如何尽快消灭这些外来者呢?美国东部和西部政府,采取了截然相反的处理措施,也得到了不同的结局。
美国东部地区的做法是生物杀灭。他们从一些虫蛆发现了一种细菌,这是日本甲虫的克星。于是就组织了一些人,到处寻找被细菌感染过的虫蛆,找到之后把它们磨碎、干燥,跟白土混合起来,然后把这些含有细菌的土撒到有虫灾的地方。这样一来,日本甲虫一传十、十传百,绝大多数都染上了这种病,一两个季度之后,甲虫几乎就销声匿迹了。
由于这种细菌能在土壤中存活好多年,所以虽然第一年治理虫灾耗费了点精力和钱财,但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就这样,美国东部没花几年时间就完全解决了甲虫泛滥的问题。
美国西部地区也继东部之后发生了日本甲虫灾害。但他们感觉东部的经验耗时耗钱成本太高,就想用一种价格不贵,但又能立竿见影的办法来治理虫灾,于是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杀虫剂。
西部政府本着“又快又便宜”的原则,选择了一种叫艾氏剂的农药。选择这种农药的原因是它最便宜,而且毒性足够高。滴滴涕的毒性还不足艾氏剂的五十分之一。
西部政府采用了飞机大规模低空撒药的方式灭虫。结果,日本甲虫的数量的确减少了,但没过几天,人们就发现蚯蚓开始大量死亡,然后吃了这些蚯蚓的鸟也相继中毒而死,接下来是猫和家禽。
但悲剧并没有就此打住,人也出现了问题,很多人开始生病,恶心、呕吐、发冷、发烧、异常疲劳,特别是那些直接接触了药粉的人,症状更严重。
这么惨痛的代价换来的结果却是,农药只是暂时让甲虫的数量减少了,但这些甲虫很快就发展出了抗药性,然后卷土重来,继续在西部泛滥。西部政府不得不每年都来这么一次药物杀虫,花费的钱财,也是一点也没少。
除了利用细菌法抑制甲虫,书中还列举了很多生物防治的成功案例。比如,澳大利亚曾经从阿根廷引进了一种飞蛾,成功治理了到处蔓延的野生仙人掌,既高效又便宜。美国一位农业博士还发明了一种“雄性绝育”的灭蚊技术,有效减少了蚊子的数量。
当然了,作者生活的年代毕竟距离今天有半个多世纪了,很多当时觉得不错的方法可能已经过时,或者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毕竟科学和技术是一直在进步的。但是,作者提供的这种不急功近利、注重整体生态环境的思路,却始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结语
以上就是《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首次出版是在1962年,正是美国大规模滥用农药的最严重的时候,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不断涌现。更可怕的是,当时不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好在作者蕾切尔·卡森,勇敢地站了出来,为我们敲响了环保主义的第一声警钟。她用各种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了滥用农药对地球造成的威胁和破坏。
其实作者卡森在写《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时,已经身患乳腺癌,她强忍着癌症的病痛,坚持写完了这本书,书稿完成两年后,她去世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是卡森用生命为人类谱写的警言。
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卡森虽然芳魂已逝,但她的著作却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一部作品能保持半个多世纪的畅销,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有人说,蕾切尔·卡森并没有远去,她一直与我们在一起,为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奋斗。
【编辑:明心】
相关内容:
《天气预报》|通过天气预报从无到有的过程,了解科学进步的艰难曲折。
上次推送内容:
【小说】《追风筝的人》|如何直面过错,用真诚的行动实现自我救赎?
本次推送:
《寂静的春天》|放下“控制自然”的执念,学会与专心地球上其它的生命和谐共处。
【严选好书】三本书,带你跟华尔街更近一步。
《民国帮会秘史》(加字萌版)|杜月笙的四堂“人脉”课。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五十八 )如何准确表达意见
《瓦尔登湖》(加字重发)|如何用朴素的生活方式,唤醒迷失的本真?
下次推送: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这什么说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意在不到的联系?
【严选好书】睡得多也容易早死,请你更在意自律。
《褚橙你也学不会》(加字萌版)|褚时健是怎么种橙子树的?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五十九 )代理人谈判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